权威数读|上半年国民经济:稳·进·新·畅,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数据
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数据呈现“稳、进、新、畅”的特点,稳体现在经济增速稳定,保持在合理区间;进体现在新动能持续成长,经济结构不断优化;新体现在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;畅体现在市场供需衔接更加顺畅,消费和出口均实现增长,总体来看,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良好,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权威数读|上半年国民经济:稳·进·新·畅
2023年上半年,中国国民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,实现了“稳中求进、创新发展、畅通循环”的显著成效,本文基于权威数据,从多个维度解析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,探讨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。
稳:经济基本盘稳固,增长动力持续释放
1 经济增长稳中有落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5.5%,较一季度微落0.2个百分点,但仍高于全球多数主要经济体,这表明,尽管面临外部压力,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。
2 就业与物价稳定
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09万人,提前完成全年目标,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,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1%,温和上涨,有效保障了民生稳定。
3 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
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8%,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.1%,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.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.2%,消费升级趋势明显,特别是服务消费增长迅速。
进:深化改革,开放合作不断深化
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
通过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创新能力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,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.6%和7.2%,显示出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。
2 贸易顺差扩大,外资流入增加
上半年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8.3%,进口增长4.8%,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,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.4%,表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持续吸引外资。
3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
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,推出更多创新举措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框架下项目稳步推进,国际合作不断深化,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。
新:创新驱动发展,新旧动能转换加速
1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
研发投入持续增加,上半年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1.9%,在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,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长。
2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
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,占GDP比重超过40%,5G网络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,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。
3 绿色低碳转型
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.8%,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,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超过30%,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。
畅:畅通循环,内需外需协同发力
1 交通运输与物流畅通
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,交通网络高效运行,物流体系保持畅通,铁路、公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.0%和7.2%,有效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
2 市场供需对接顺畅
通过加强市场监测和调节,有效应对了部分行业供需错配问题,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趋于平稳,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,为企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环境。
3 内外市场互联互通
在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下,内需市场持续扩大,消费升级趋势明显;通过优化外贸结构,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,有效拓展国际市场。
2023年上半年,中国国民经济在“稳、进、新、畅”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展现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,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,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作出更大贡献,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中国将更加注重内需拉动和高质量发展,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,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